高温之下 吃“冰”也要讲究“科学性” | 夏日安全消暑科普↓
央视网消息:高温之下,冰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高温冰激凌等消暑,吃也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讲究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科学近日,性夏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日安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全消持续好几分钟,暑科胃也不舒服,普↓连忙到医院就医。冰医生表示,高温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吃也说法,叫“脑结冰”。讲究
张女士表示,科学天气热,她拿出冰淇淋吃一大口感觉不舒服,脑子像抽筋一样,胃里也难受。
适当吃冰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 增加食欲
医生介绍,吃冷饮能刺激人体的副交感神经,减少自律性神经失调现象,振奋精神。适当摄入冷饮可以避免身体过热,促进消化液的释放,达到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食欲的效果。
吃冰后“脑壳一紧”也被称为“脑结冰”
像张女士这种吃冰后“脑壳一紧”的疼痛感,也被称为“脑结冰”。这种疼痛主要发作于前额中部和太阳穴附近,可持续几十秒或更长,一般不超过2—5分钟。部分人除了头痛外,还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甚至造成短时的血压升高。
“脑结冰”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邬婉文介绍,“脑结冰”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是大口吃了冷饮之后,口腔黏膜造成刺激。第二种是在剧烈运动或劳作之后,大量出汗再大量饮用冷饮,对颅内血管造成刺激引发的头痛。
夏季人的脾胃功能偏弱 吃冰要选对时间
在中医眼里,夏季人的脾胃功能偏弱,稍微吃点油腻、生冷、辛辣的东西就容易拉肚子,如果想吃冷饮解馋,最好选对时间再吃。
邬婉文表示,一般选择中午来食用冰饮,因为中午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饮用冰品对身体影响比较小。尽量选择在午餐后食用,不要空腹食用,每次可以少量含在嘴里3—5秒,再慢慢下咽,遵循“入口不冰齿”的原则。
医生建议,夏日不要在运动或劳作过后猛吃冷饮,更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吃两次,间隔至少要在两小时以上。有偏头痛等头痛史的人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慎食冷饮。
(责任编辑:时尚)
-
海拔4800米的守望——探访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西藏安多气象站从西藏拉萨坐火车往北5个多小时,海拔升至4800米,就到了唐古拉山脉脚下。西藏那曲市安多气象站就在山的南麓,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 ...[详细]
-
【光明时评】作者:马林刚(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近年来,各类新潮的消费场景不断涌现。在上海某商场,数千平方米的空间被分割成10多个演艺新空间,“进商场看戏”为商圈带来火爆人气。在江苏,有轨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邢翀)2025年亚洲残疾人射箭锦标赛6日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凭借出色发挥,在全部14个小项中获得10金4银3铜,位列奖牌榜第一名,印度队、泰国 ...[详细]
-
中新网大同7月6日电 (刘小红)6日,山西大同直飞莫斯科的国际航线正式开通。至此,山西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实现省内两座城市(太原、大同)开通俄罗斯航线的省份,该航线也是大同开通的首条洲际航线。大同直飞莫斯 ...[详细]
-
新华社巴黎7月4日电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巴黎同法国外长巴罗会谈。王毅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法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战略协调,增进了理解互信。双方成功举办高级别人文交 ...[详细]
-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有关决策部署,严厉打击产品质量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汇总整理6起典型案例并予以公布,警示生产 ...[详细]
-
中新社福州7月6日电 题:“刀”耕不辍 福州古稀匠人传承软木画作者 叶秋云左手执软木薄片,右手握雕刻尖刀,年逾七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软木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国弦正专注雕刻荔枝树纹理。每天5时 ...[详细]
-
中新网佛山7月5日电 (张璐)贵州有“村超”,广东有“西甲”。7月4日晚,佛山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暨健力宝杯第十九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赛事”)在佛山市三水区拉开战幕。据悉,本届佛山“西甲”足 ...[详细]
-
中新网襄阳7月7日电 题:台湾姑娘的襄阳“慢时光”:从咖啡馆骑行出发作者 张倩龙“Let's go!”一句骑行前的激励口号,成为湖北襄阳街头一咖啡馆的谐音招牌。襄城区闸口路新开的“李四狗”咖啡馆内,台 ...[详细]
-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北京大学药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7日,王夔先生治丧工作小组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教育家、无党派代表人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王夔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 ...[详细]